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满汉殊途,近御治国 ——侍卫系统与清代中枢(4)

来源:清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内大臣”与“领侍卫内大臣”皆是6名,上三旗每旗两员。内大臣在侍卫系统中地位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乃其副手,从散秩大臣、都统、护军统领、前

“内大臣”与“领侍卫内大臣”皆是6名,上三旗每旗两员。内大臣在侍卫系统中地位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乃其副手,从散秩大臣、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内拣选。[6](卷86,P5623)

领侍卫内大臣往往由满洲勋贵子弟担任,如《啸亭杂录》载:“佟襄毅伯伊勤慎为忠毅公巴笃理嗣,乾隆中任领侍卫内大臣,典宿禁者数十年。”[36](卷4,P102)巴笃理乃太祖朝扎尔固齐,历经努尔哈齐与皇太极两朝,战功赫赫。[45](P134)而在品级上,虽同为正一品,但领侍卫内大臣之地位较大学士为低。《大清会典事例》载乾隆十五年(1750)的朝会坐次如下:“嗣后大学士坐次,仍着在领侍卫内大臣之上。协办大学士、事务尚书,着在领侍卫内大臣之下,署领侍卫内大臣之上。”[6](卷1107,P15)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为从一品,故朝会座次顺序为: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协办大学士、尚书>署领侍卫内大臣。此后似无座次更改之记载,则自乾隆十五年(1750)起,大学士与领侍卫内大臣虽同为正一品,前者地位要高于后者,这或是国势承平后重文轻武之体现。

关于“领侍卫内大臣”的设立时间,罗友枝认为设于顺治九年(1652),[46](P95)权备一说,具体年份恐难稽考。领侍卫内大臣地位尊崇,康熙六年(1667)奏准,即便是分封皇子,也需奏简领侍卫内大臣。[47](卷160,P27)依照马安怡的观点,“内大臣”一职设立于皇太极继位之后,除统领侍卫之外,内大臣亦需带兵打仗。[48](P31)然而,此观点乃马安怡转引自罗友枝《清代宫廷社会史》之论述,内大臣职位设立的具体时间似不可考,只能说,皇太极时代内大臣一职已然存在。上述职务都有“行走”,相当于见习职位。[49]如乾隆十三年(1748),奇通阿因在“领侍卫内大臣”任上表现不佳,降为“领侍卫内大臣行走”。[23](卷309,P43-44)夸岱在任内大臣之前先任“散秩大臣”,再任“内大臣行走”。[7](卷59,P905;卷56,P862)

(三)散秩大臣

“散秩大臣”,满文为“sula amban”,音译为“苏拉昂邦”,意为“闲散的大臣”。“散秩”意为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词意与满文“sula”如出一辙。故此,将“sula”译成“散秩”颇有信达雅之效。散秩大臣无定员,虽为从二品,却只食三品俸禄。[27](卷117,P3364)在侍卫系统中位列领侍卫内大臣和内大臣之后,协助处理事务,属荣誉性职务,一般从王公贵族或功勋大臣及其后代中拣选任命,“多由特恩补授,或人员不敷,于宗室、镇国公、辅国公,镇国、辅国将军,宗室一等侍卫暨公、侯、伯、子、男内简选引见,或授散秩大臣,或署散秩大臣”。[6](卷86,P5623)如顺治初年降清的左梦庚,其胞兄之孙左元荫亦曾为散秩大臣。[50](卷23,P28)顺康两朝的重臣图海之子诺敏亦是侍卫出身,早年任三等侍卫,后晋升为一等侍卫,继而成为散秩大臣。[51]又,康熙六十一年(1722),圣祖恭阅《太祖高皇帝实录》时,念及五大臣之开国劳绩,认为“自应令其家永受国恩,毋致遗弃”,故下旨授功臣达尔汉之孙希佛为散秩大臣,并着何和里和达尔汉两家“子孙内有可授散秩大臣者,引见补授散秩大臣,在门上行走”。[6](卷1106,P3)

散秩大臣亦可世袭,不过,有清一代得以世袭散秩大臣的家族寥寥可数。从《啸亭杂录》所载来看,只有“蒙古明安贝勒后一人,佟忠勇公国纲后一人,李懋烈公国翰后一人,觉罗武功郡王后一人,石忠毅公廷桂后一人,杨额驸舒后一人”。[36](卷4,P95)这其中,居首的明安贝勒家族因从龙甚早,被清廷倚为股肱,并享有特权。如天聪六年(1632)九月,科尔沁蒙古明安贝勒之子额驸多尔泽因酒醉,犯有“于御前露刃者二次,又,奉命取猎户时,不选善猎之人”等罪,然而,皇太极并未深究,“念彼当本国无事时来归宥之”,仅罚银百两了事。[42](卷12,P171)须知“御前露刃”可是重罪,莽古尔泰便因此罪而被革去大贝勒。[42](卷10,P139;卷30,P387)而武功郡王家族世袭散秩大臣一职乃康熙五十六年(1717)特批:“谕,朕近日恭阅《实录》,见武功郡王事迹,深为嘉叹。今日问诸吉理,其孙内无一荣显大员。吉理着授为散秩大臣,嗣后散秩大臣必令其孙一人接替。”[6](卷1106,P3)值得留意的是,实际世袭散秩大臣的家族似不止这几家,如雍正十年(1732)圣谕:

阿齐图缘罪革职,从前皇考恩旨,令额英基德立额驸、巴克贝勒族中不断一散秩大臣。现今阿齐图族中奏事侍卫宝德人去得,着授为散秩大臣。二等侍卫安褚库人亦去得,现在巴里坤军营,亦授为散秩大臣。[6](卷1106,P3)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网址: http://www.qsyjzzs.cn/qikandaodu/2020/1216/420.html



上一篇:《黑图档》所见盛京礼部及相关史料
下一篇:从祁充格的宦海浮沉看清初政治演变

清史研究投稿 | 清史研究编辑部| 清史研究版面费 | 清史研究论文发表 | 清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清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