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史研究》数据库收录[10/30]
- · 《清史研究》期刊栏目设[10/30]
- · 《清史研究》杂志社刊物[10/30]
- · 《清史研究》杂志社收稿[10/30]
- · 《清史研究》编辑部征稿[10/30]
- · 清史研究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清史研究》投稿方式[10/30]
用清史给古装剧“挑刺”,原来雍正也说“朕亦(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如果你不了解努尔哈赤十三、十四岁被大明辽东总军李成良俘虏的惨痛历史,作为一个不得不与之抗争的少年军队中的每一场战斗,努尔哈赤在人们心目中
如果你不了解努尔哈赤十三、十四岁被大明辽东总军李成良俘虏的惨痛历史,作为一个不得不与之抗争的少年军队中的每一场战斗,努尔哈赤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或许都已经凝固为终生的军人战士。如果没有看到雍正的《我也想你》和《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爱你》朱骞,他留给大众的可能永远都是“铁拳”、“冰冷”等空洞的形容词。 ”和“勤奋”。
其实关于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也是一样的。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封建帝王或诸侯的功绩,而是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 ,以及当情感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不同角色做出的不同选择。这些情感和冲突是贴近观众生活、引起观众共鸣的部分。让人觉得历史并不枯燥,古人也会面临和我们一样的困境。历史是由人组成的。如果只把历史当成教科书的大纲叙述,那么历史可能缺乏一些人性和人类所具有的深厚而丰富的情感。这套书无疑展现了历史记载中隐含的丰富多样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然而,如何把握客观叙事和情感渲染,把握真假之间的“度”?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故事作家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往往不遗余力地在史料中寻找一些荒诞离奇的记载,甚至编造一些情节。如今,一些古装剧缺乏认真的创作态度和历史责任感。他们过分夸大了后宫的明争暗斗和大家族的战术,严重误导了年轻观众对历史的认知。这类电视剧或通俗读物冠以“历史”的称号,但难免会偏离正道,可能涉嫌卖狗肉。
毕竟,历史是人们实际经历过的故事。如果充满了离奇曲折和虚假的情节,那只能是小说家的话。打着“历史剧”和“历史读物”的名义洗刷对剧情和叙事内容的疑虑,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来传达虚构和虚无,这种行为只能说是过度消费的历史。一些古装历史剧为了迎合大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口味,不惜重金邀请流量明星演出,并在剧集播出过程中利用社交媒体大放异彩。试图通过名人效应和刺激性话题来提高知名度。观众沉迷于演员的外表,有趣的拍摄亮点,以及剧组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话剧本身的内容,以及作为一部历史剧应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责任,实际上被忽视甚至消除。
向敬之认为,历史剧的创作要遵循“小节不成,大事不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有值得一本大书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恒河之沙,还有无数动人的中国故事,都是历史影视剧创作值得挖掘的素材。在当今文艺界大力倡导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声音的背景下,古装历史影视剧应该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大事为真”;他们应该在细节上积极发挥想象力,“不要限制小部分”。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要向观众传达古代文化的精髓,弘扬向上、向善、积极的价值观。而这正是向敬之的《清史四书》能给人们带来的书外思考。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网址: http://www.qsyjzzs.cn/zonghexinwen/2021/0724/575.html
上一篇:林则徐后裔向清史图书馆赠书
下一篇:向敬之的“清史四书”:破解清史的四盘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