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九则(2)

来源:清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 《续提要》第14 册579 页:《御案七经要说》二十五卷,刘廷陞节抄,道光十四年青照堂刻本。《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第168 页,著录相同。 《续提要》第

6) 《续提要》第14 册579 页:《御案七经要说》二十五卷,刘廷陞节抄,道光十四年青照堂刻本。《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第168 页,著录相同。

《续提要》第30 册20 页:《御案七经要说》三十七卷,朝邑李元春详编,道光十五年朝邑刘氏刻《青照堂丛书》本,且此条目同时见于《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简目》第42 页,著录相同。

按:由于《续提要》对该书编撰者的判断存在差异而导致第14 册、30 册重出。《御案七经要说》的编选者当为朝邑李元春,而刘廷陞只是《御案七经要说》的刊刻者。《青照堂丛书》陆续刊刻于道光年间,有初编、二编、三编和续编。其中该书属于《青照堂丛书》初编②,刊刻时间为道光十四年、十五年。整部丛书中各书的刊刻梓行者多有不同,但都是刘氏一族。如《卢长公史隟》六卷《续史隟》一卷,卷端题:“朝邑李元春评阅,刘振清汇梓。”另还有其他的刊刻者,如刘学宠、刘际清等。其中刘学宠为刘振清、刘际清之父。

故《续提要》第14 册著录为“刘廷陞节抄”,不妥,当以第30 册的著录为是。

7) 《续提要》第28 册116 页:《校刊词律》二十卷,满洲恩锡编,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

按:该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据光绪间石印本影印出版。卷端题:“阳羡万树红友论次,苏完恩锡竹樵、秀水杜文澜莜舫校刊。”另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万树《词律自叙》。

恩锡仅是该书的校订者,真正的编选者为万树。嘉庆《宜兴县志》八载:“(万树)字花农,又字红友。学识明达,以国子生游都下,才名藉甚。然弗轻与人交。……所填乐府二十余种。又以《诗余谱》旧图多棼乱,取宋元以来名家词,字栉句比,别同异,辨谬讹,成《词律》二十卷,艺林珍之。”此处所言《词律》即《校刊词律》。江合友《明清词谱史》作“葛树”,殆误“萬”为“葛”。

8) 《续提要》第36 册615 页:《一江风传奇》二卷,蛾术主人撰,枕碧山房主人校,乾隆间精抄本。

按:爱新觉罗永忠《延芬室集》有《书和霁园邦额〈蛾术斋诗稿〉后》一诗:“暂假吟编向夕开,几番抚几诧奇哉。日昏何惜双添烛,心醉非是一覆杯。多艺早推披褐日,成名今识谪仙才。词源自是如泉涌,想见齐谐衮衮来[8]。”诗中永忠有3 处注解:第二句后注曰“奇哉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出内典”,第五句后注曰“先生绮岁所填《一江风》传奇早在舍下”,结尾处注曰“苏文如万斛泉不择地而出”。据永忠第二条注文可以证实《一江风》传奇的作者当为和邦额。

和邦额,字霁园、闲斋,号蛾术斋主人,满洲镶黄旗人。另著有《夜谭随录》,该书与《萤窗异草》被誉为满族文言小说“双璧”。《续提要》在作者著录上并未进行详细地考证,仅著录名号,实为不妥。

9) 《续提要》第35 册391 页:《回回原来》一卷,李期履撰,通行本。

按:该书成书过程极为复杂,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为。关于作者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是刘三杰撰,张星烺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言:“书为汉英公刘三杰撰[9]。”对这一观点钟亚军在《试论回族传说〈回回原来〉的原型》一文中进行考述,认为:“刘三杰不会是《回回原来》的原创者,而很可能是《回回原来》的记录或改编者[10]。”其二是金祖同先生说《西来宗谱》为云南马启荣所作。该观点马旷源在《〈回回原来〉:最早的回族民间文学成书》一文中考辨称:“恐怕不实[11]。”予以委婉否定。其三则是认为该书为“佚名”编,此观点为学界的普遍认识,该书成书时间长,同时传播地域广,最终定型者已经无从查考,李伟、吴建伟主编《回族文献丛刊》即采用此说,在整理说明中言:“《回回原来》是一部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传说读物。不分卷。作者佚名。《回回原来》成书于明代,全书约四万余字,分十二段[12]。”

《续提要》所著录的“昌平李期履”,并非《回回原来》的作者,仅是其流传过程中众多鉴定和编选者之一,著录错误。

注释:

① 该文后成为杨晓春撰《早期汉文伊斯兰典籍研究》中第六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② 《青照堂丛书》初编:清李元春辑,道光十五年朝邑刘际清等刊本。初编包括:《御案七经要说》38 卷,清李元春编;《余氏学宫辑略》4 卷,清余丙编,清李元春增;《理学备考》3 卷,清范鄗鼎撰,清李元春增;《图书检要》7 卷,清李元春撰,清李来南等图注。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网址: http://www.qsyjzzs.cn/qikandaodu/2021/0322/502.html



上一篇:从蛮到士大夫土司文化中的国家认同
下一篇:令人深思的赞同暴力解决观一节历史课导入引发

清史研究投稿 | 清史研究编辑部| 清史研究版面费 | 清史研究论文发表 | 清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清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