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简述欧洲满学研究兼论清史研究在欧洲现状

来源:清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满学研究在欧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由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所发起,通过与清廷直接而紧密的联系而日益发展壮大。在满学早期发展阶段(17-19世纪),以法国、意大利、

满学研究在欧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由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所发起,通过与清廷直接而紧密的联系而日益发展壮大。在满学早期发展阶段(17-19世纪),以法国、意大利、德国、俄国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最早期的重要满学研究和翻译作品多以法语,拉丁语,俄语为主,其中法语文献的地位至关重要,后文将详细介绍有代表性的传教士和其作品。同时,传教士们也将西方著作翻译成满文传入中国,这些作品也为今天我们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提供可能。20世纪后,随着清朝的灭亡,满学研究一度沉寂,仍旧有德国俄国一些学者继续着研究。直至20世纪60年代,俄国学者的萨满研究,让满学重新为西方学界所注意,而德国学者们也将满学研究带入高峰,出现了满学的专门学系,塑造了今日欧洲满学发展的格局。而80年代一大批满语文献资料的开放,使得满学包括清史研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清史研究甚至成为讨论的热门,研究重镇从欧洲转向北美。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老一代学者的退休,以及经费等其他方面的因素,21世纪后的欧洲满学研究以及清史研究相较于北美、日本等地,发展脚步放缓,且研究方向较为分散。传统意义上的满学研究走向了一定程度的衰落,但不意味着消亡,仍有一批学者在满学和清史领域耕耘。这些学者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本文之后也将做着重介绍。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近几年中,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部分欧洲高校重新开设满语课程以及单设清史课程。除此之外,学人们开始积极组织学习小组,召开有关的学术会议,满学与清史的研究势头日渐高涨,相信未来更多的学术成果能够涌现。

一、满学早期发展(17-19世纪)

今天我们要探讨满学研究(包括清史研究)在欧洲的发展,则势必要追叙到17、18世纪,当时身处清廷的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们,一方面抱着传教的热切初衷,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化所吸引,从而留下了大量记录和著述。而满语作为清廷官方语言,自然吸引传教士们学习。当时清廷的传教士普遍认为,熟练掌握当时统治者的语言文化是实现其目标的前提。[1]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认为相较于汉语的复杂和差异,满语为他们提供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最佳入口,不仅满足了满学的研究,同时对汉学研究也大有裨益。[2][1]156-157

(一)法国传教士们大放异彩

早期的先驱者们大多来自于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国,其中法国教士们最为活跃。从18世纪前半叶起,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们就开始将满语介绍给法国各界,最早有关于满族历史和语言的出版物,主要是法语。在1688年,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 年)和张诚(Jean-Fran?ois Ger?billon,1654-1707年)被康熙帝留用宫中,向康熙教授西学。第二年,他们被派往户部,在那里官员们之间的交流仅限满语,九个月后,他们已经可以用满语解释《几何原本》《哲学原理》等数学著作。[1]156其中满文版本的《几何原理》至今在国内还未见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白晋与张诚等数十名传教士绘制的中国第一张地图,绘制完成后,被康熙命名为《皇舆全览图》。白晋本人更是最早研究诗经的汉学家,他还参与了将《康熙帝传》《乾隆御制盛京赋》翻译工作,将其介绍到欧洲。2009年大象出版社出版了《耶稣会士白晋的生平与著作》一书,详细介绍了白晋在中国的生活和学术经历。张诚是与白晋一同来华的传教士,深受康熙帝信任,他曾亲自参与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过程。通过其于1668-1689年在满蒙地区八进八出的特殊经历,将此地区满、蒙、回等多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和生活详细记录于其书《鞑靼纪行》(Relations du huit Voyages dans la Grande Tartarie)之中。而其自1689年6月13日至1690年5月7日的日记,当时曾作为书简从中国寄往巴黎发表。这一部分日记对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签订的经过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而此部分也被商务印书馆以《张诚日记》为名于1973年出版。

在绘制地图等诸位传教士之中,冯秉正(Jo?seph-Franc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年)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精通满文的他,在康熙皇帝的授命下将朱熹的《通鉴纲目》满文本翻译为法文。[1]157他随即在此书的基础上,博采其他史书以补充,历时六年,翻译编纂《中国通史》一书。其中对明清两代的事迹记述尤为详尽。①详情可见许明龙:《关于冯秉正的〈中国通史〉中清史部分》,“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2006)一文。但可惜的是,在其去世之前,书仍未能出版。直至近三十年后,才由格鲁贤(Abbé Jean Bap?tiste Grosier,1743-1823年)于1777-1783年间在巴黎将此书分12卷付梓,并附地图和说明图。同年又有人将此书翻译成意大利文。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网址: http://www.qsyjzzs.cn/qikandaodu/2021/0301/483.html



上一篇:清代回回侍卫家族考略以仪真杨家河间哈家宁夏
下一篇:清国史忠义传勘误二则

清史研究投稿 | 清史研究编辑部| 清史研究版面费 | 清史研究论文发表 | 清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清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