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何以张冠李戴:再论《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

来源:清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谕旨,由于清政府并未明言此次考察是为宪政改革做准备,是以遣使谕旨颁布之初政府官员并无公开建言宪政者

一、问题的提出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谕旨,由于清政府并未明言此次考察是为宪政改革做准备,是以遣使谕旨颁布之初政府官员并无公开建言宪政者。9月24日,革命党吴樾炸弹行刺考察政治大臣(以下简称考政大臣),该事件推动政府官员开始就宪政改革公开建言,其中驻外公使联衔陈奏的《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以下简称《立宪折》)尤值关注。《东方杂志》临时增刊《宪政初纲》曾刊发该折,然而两种颇具权威的史料集则将该折错误署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收录该折,折名误为《出使各国大臣载泽等奏请宣布立宪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亦收录该折,折名误为《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奏请以五年为期改行立宪政体折》①参见《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东方杂志》第3年第7期;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页;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0页。。早在1989年,伊杰即梳理了驻外公使之间为上陈《立宪折》的往来协商,指出该折由驻外公使而非考政大臣所上,并考证上奏时间在1905年11月21日至23日之间。另外,迟云飞、李细珠亦曾指出此一问题②参见伊杰:《〈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非载泽等所上》,《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2期;迟云飞:《清史编年》(第十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页。。然而直到目前,该折仍被一些研究者误为考政大臣所上③如夏新华等整理:《中国近代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闾小波:《论近代中国宪政期成之争》,《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陈建平:《湖南省宪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该折为何被广泛地错误署名呢?

首先在于该折被两种颇具权威的史料集错误署名,如果研究者不查,又没有关注到指出这一署名错误的相关研究,极易错误署名。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该折作为驻外公使回应吴樾炸弹案的集体之作,多角度对宪政改革建言献策,诸多宪政建言或被国内官员借鉴,或与国内官员提出的宪政建言遥相呼应,尤其是折中诸多观点被考政大臣借鉴,直接影响了考察团的考察行程以及考政大臣归国后的陈奏,以往正确指出该折为驻外公使所上的相关研究对此亦并未提及。鉴于此,笔者试图对该折奏陈背景、内容做一梳理,进而将该折与以考政大臣为代表的国内官员的宪政建言进行对比,以期挖掘学界一再将该折张冠李戴的深层次原因。可以说,理清这一问题事关非小,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清季宪政改革思想资源来源以及清季政府官员对宪政认知水平的把握。

二、《立宪折》陈奏背景及主要内容

清政府于1905年7月16日颁布遣派载泽等出国考察政治的谕旨后,外务部随即致电各驻外公使:“该大臣等到时,务须实力保护,并望先期转咨各该国政府,届时考察政治勿得阻挠。”[1]8月28日,清政府将两路考察团考察国别通告驻外公使[2]216。9月18日,清政府又谕令驻外公使与考察团相互配合:“该大臣等各至一国,著各该驻使大臣会同博采,悉心考证,以资详密。”[3]99然而,驻外公使对清政府遣使决策以及相关谕令的回应颇显迟钝,直到11月底驻外公使才有关于宪政改革的联衔陈奏。当然,驻外公使之间的会商当花费一些时日,然真正原因并不在此。这里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清政府遣使出洋的目标预设以及政府官员对该举措的态度。

9月17日,考政大臣出行前请训时慈禧这样言道:“各国政治均应择要考察,如宪法一事,现在虽不能宣露,亦应考察各国办法如何,以备采择。”[4]601显然,以慈禧为首的王公大臣对改行宪政的认识是模糊的,因此采取调查参考各国成例之后再行决断的策略,是以遣使谕旨以“考求一切政治”为名,并未明言考察宪政。但对国民而言,遣使出洋考察政治无疑是政府推行宪政的标志,是以遣使谕旨颁布后,“薄海内外罔不欢欣鼓舞,佥谓将举行宪政”[5]113。但是,清廷对宪政并未明确表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官员的建言进止,因此遣使谕旨颁布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官员并无陈请立宪者。9月24日吴樾炸弹案的发生,推动政府官员一改此前不敢倡言宪政之态,开始就宪政改革积极建言。

文章来源:《清史研究》 网址: http://www.qsyjzzs.cn/qikandaodu/2021/0114/426.html



上一篇:朝廷与地方的政策与利益——鸦片战争前对外贸
下一篇:一部精彩的人生教科书——读《努尔哈赤》

清史研究投稿 | 清史研究编辑部| 清史研究版面费 | 清史研究论文发表 | 清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清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